5月23日—25日,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、市商务委、浦东新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。5月24日下午,上海市委常委、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、上海市副市长宗明、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、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、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顾军、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、浦东新区副区长杨朝出席主论坛开幕活动。宗明副市长、王斌副司长为大会致辞,杨朝副区长就浦东新区推进消费中心建设作主旨推介;法国、意大利、日本等国家零售协会通过视频方式表达了未来合作意向,并交流了2021世界零售最新趋势。
会前,翁祖亮、宗明等领导会见了胡润、盒马、历峰、红杉资本、三井不动产、丝芙兰、路捷鲲驰、T11、得物、京东、腾讯、永旺、珐菲琦等企业代表。
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概况
举办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是促进商业零售创新发展,提升上海商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。此次零售创新大会主要有三大亮点:一是打造零售创新的国际交流平台。本次大会是近年来在沪举办的零售领域规格最高、影响力最大的行业盛会之一。本次会议将通过视频方式邀请法国、意大利、日本等国国家级零售行业组织交流世界零售业最新动向趋势,搭建零售行业国际交流平台。二是助力“上海五五购物节”活动及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。此次会议将为上海全力打响“上海购物”品牌拓展视野、提供智慧。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,大会主论坛上,浦东新区介绍了浦东建设消费中心的愿景、举措和投资环境,吸引更多的零售企业来上海特别是浦东考察和投资。三是深化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,提升上海在全球零售创新领域的影响力。大会深入探讨了零售新格局、新势力,聚焦新产品、新渠道、新生活方式,全面展示超市大卖场、便利店、购物中心等细分业态数字化最新成果。
上海零售业加快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
上海因商而兴,历史上就是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品流通中心,已成为名符其实的“万商云集、近悦远来”的国际消费城市。2020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.59万亿元,稳居全国首位,上海主要电商直播平台的用户数量全国第一,网络购物交易额居全国前列。国际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%,每年开设的首店、旗舰店数量稳居全国第一,全市3万平方米以上城市商业综合体超过300个,全市拥有各类连锁商业网点2.3万家。第二届“五五购物节”启动以来,上海消费市场显示出巨大潜力和强大吸引力。5月1日至15日,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16.9亿元,同比增长12.8%,全市线下累计消费1210.5亿元,同比增长10.4%。近年来,上海积极鼓励零售创新,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:
(一)优化制度供给,促进零售创新
今年以来,上海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持续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若干措施》、《上海市推进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(2021—2023年)》、《全面推进上海数字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》等政策措施,优化制度供给。同时,上海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,支持消费业态创新发展。上海发布实施了全国首份省级跨领域《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》。支持特色店等有序放开“外摆位”经营。推广企业“一照多址”“一业一证”管理,试点“一证多址”审批工作。出台全国首个《关于有效应对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维护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》。制定落实《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》,加强老字号商标保护力度。提升免退税业和跨境消费便利度。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便利服务试点和“集中退付”,成为全国第一家“海陆空”离境口岸全覆盖的城市,目前上海共有5家口岸出境免税店、3家口岸进境免税店、5家运输工具免税店、3家供船免税店、2家外奖学金免税店、1家市内免税店和1家外汇免税店,共计20家免税店。免税店数量居全国单城市免税店总数前列。上海还为市场主体创新营销方式营造“安全、宽松”的管理环境,建立公安机关与商业活动举办者常态化沟通机制,做好“一次性许可”、“双减半”等服务措施,探索实施大型活动安全许可“一网通办”。在全市推广“线下零售企业‘七日无理由退货’服务承诺”、“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线下退换货”服务承诺。
(二)推动业态模式创新,引领新零售发展趋势
上海大力发展新兴消费,通过发挥大平台、大流量优势,围绕线上赋能线下、线下拥抱线上,推动实体商业数字化渗透、传统电商社交化转型、内容平台电商化拓展、生活服务平台智能化升级。今年上海“五五购物节”期间,上海陆续举办了数字生活节、直播电商节等活动,发布了一批商业数字化转型场景。例如,复星集团推出发布5G+AR导游导览导购数字化平台应用场景,盒马发布X会员店数字应用场景,大华虎城发布社区智慧商圈应用场景,腾讯发布中小商户“数字化工具包”。这些场景充分体现了商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,将会为市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。在“互联网+生活性服务业”创新试验区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产业生态环境,聚焦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,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发展合力。各大电商平台和实体商业企业强强联合。拼多多、京东、阿里巴巴本地生活、美团点评等上海电子商务平台优势日益凸显。盒马鲜生、叮咚买菜、美团买菜、顺丰快递,在长宁区、静安区、闵行区实施无接触式共享货架试点。饿了么、美团点评等,在高校、医院、商务楼、商圈等人流量大、食品安全需求集中的场所,实施智能取餐柜试点,强化食品级安全保护功能和物理控温功能。在12个重点商圈推进智慧商圈建设。发布《上海市智慧商圈建设指南》,推动成立首个商业人工智能实验室。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小红书等搭建全球新品网络首发平台。“线上发券+线下消费”“平台+商场”等营销新模式成为竞合双赢的有效途径。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、上海市金融监管局的指导和推动下,数字人民币试点作为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,已率先在南京路、淮海中路—新天地、豫园、小陆家嘴、徐家汇、北外滩等“两街四圈”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商圈落地。
(三)集聚全球消费资源,丰富消费供给
上海首发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。全球新品首发纷至沓来。2018年5月至今,超过45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沪举办新品首发活动。FENDI芬迪、CHANEL香奈儿、LV路易威登、COACH蔻驰、HUAWEI华为等均在沪举办了首发活动。首店数量稳居全国首位。上海平均每天新增2.5家首店。其中,全球首店或亚洲首店52家,外资品牌首店占比近20%。上海全球零售集聚度位居全球城市第二。世界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超90%;中华老字号品牌180家,居全国首位;ICICLE之禾、MD玛戈隆特等一批本土新品牌崭露头角。各类首发平台、时尚发布地标、市级核心商圈,成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的试验田和竞技场。吴江路、威海路、茂名北路为核心的大张园街区有序推进。愚园路改造升级,提升新活力,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ART愚园生活美学街区。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通过业态控制性调整和城市精细化管理,引进、调整提升特色企业、商铺、店面,形成了民生配套有温度、特色商业有品质的风貌区商业格局。用好国家品牌日等平台,发布大白兔润唇膏、杏花楼纤维月饼和可口可乐纤维+汽水礼盒等一批“老牌新品”和跨国跨界合作产品。组织开展市属国企老字号品牌集中展示评议活动,遴选第一批入驻机场的老字号品牌,包括大白兔、蜂花、三枪等23个老字号品牌共86个商品种类,利用重塑南京路等地标形象的契机,研究相关改造方案,共同打造南京东路步行街老字号品牌专营店等重点品牌集聚地,推动老字号“进机场”“进高铁”“进社区”“进免税店”。培育打造国内原创品牌,扶持培育了TaorayWang(王陶),Fiona Chen(斐娜晨)、JI CHENG(吉承)、URBAN WALKERS(颜无界)等设计原创新品牌。
(四)创新商业节庆活动,打造国际消费城市标志性项目
上海通过首创“五五购物节”,“政策+活动”的双轮驱动,强化市区联合、政企联手、全城联动,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和平台企业积极性,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、乘数效应,最大限度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打响了品牌最新最潮、购物环境最优最好、性价比最高最划算的“上海购物”品牌形象。电商平台利用小程序、微视频、直播等产品和服务,策划促消费系列活动。上海时装周发展成为链结贯穿整个产业的时尚生态圈,时尚品牌国内外发布推广平台和时尚产业“亚洲最大订货季”平台。上海在全国首创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,任命15位夜间区长,85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。打造全国首个夜间野生动物园,推出夜间博物馆、深夜书店、周末活力街区等一批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项目,首创六六夜生活节。打造了安义夜巷、外滩枫径等一批夜经济地标。据第三方机构统计,上海夜间消费总金额位居全国之首,上海夜生活指数全国排名第二,其中夜间餐饮多样化值和夜游指数位列全国第一。
下一步工作
“十四五”时期,上海将以品质发展为主线,以数字赋能为动力,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,内贸外贸协同联动,商品服务无缝链接,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加快推动消费提质扩容,优化消费购物环境。提升上海消费贡献度、消费创新度、品牌集聚度、时尚引领度和消费满意度。更好发挥消费在推动产业链、供应链和价值链优化升级中的积极作用。使“上海购物”品牌打得更响、辐射更广,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